图片
图片
图片
点击蓝字关注我 | 发现更多精彩内容
刘禹锡(772-842),少年三登科第,参与永贞革新,失败贬朗州十年。因玄都观诗触怒权贵,再贬连州、夔州等地。晚年退居洛阳,与白居易唱和,创“沉舟侧畔”等哲句,淬炼出逆境中的文人风骨,终成中唐精神丰碑。
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
唐·刘禹锡
巴山楚水凄凉地,
二十三年弃置身。
怀旧空吟闻笛赋,
到乡翻似烂柯人。
沉舟侧畔千帆过,
病树前头万木春。
今日听君歌一曲,
暂凭杯酒长精神。
图片
#01
巴山楚水凄凉地,二十三年弃置身。
释义:"巴山楚水"并非实指地理,而是以屈原《楚辞》中的苍茫意境,隐喻精神漂泊。"二十三年"精确到天数是8392天,刘禹锡却用"弃置身"三字举重若轻。他在贬谪期间创作《天论》三篇,将困顿之地化作参悟天道的道场。这种将苦难数字化的表达,恰似庄子所言"与物委蛇"的生存智慧。
感悟:我们何尝不是时空中的"弃置者"?刘禹锡教会我们:被时代浪潮推向边缘时,恰是观照生命本质的良机。就像他谪居夔州时,在《竹枝词》里发现"东边日出西边雨"的辩证之美。
那些看似荒废的岁月,实为灵魂沉淀的容器。当我们在暮色中细数白发,不妨学他笑谈"二十三年如昨晨"——真正的生命质量,从不以所处位置丈量。
图片
#02
怀旧空吟闻笛赋,到乡翻似烂柯人。
释义:"闻笛赋"暗指向秀悼念嵇康的《思旧赋》,"烂柯人"典出《述异记》中观棋少年归乡见沧海桑田。刘禹锡被贬23年后返洛,昔日同僚多已离世,却以"空吟"化解悲怆。他在连州建书院,在夔州修堤坝,将怅惘化作深耕的力量,正如陶渊明"托身已得所,千载不相违"的从容。
感悟:每个人心中都住着"烂柯人"。重访母校时陌生的教学楼,整理旧照时褪色的风景,都在诉说时间的魔法。但刘禹锡告诉我们:真正的乡愁不在空间而在心境。他晚年编纂《传信方》救治百姓,将"怀旧"升华为对众生的慈悲。当我们面对记忆的断层,不必学阮籍穷途之哭。学他种一畦菊花在故宅废墟,让旧日时光化作滋养当下的春泥。毕竟,王质观棋得道的真谛,在于看懂枯枰落子皆是新生。
图片
#03
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
释义:此联常被误读为颓唐之语,实为刘禹锡的终极超越。沉舟不怨千帆过,病树甘为万木让——这种"让位美学",暗合老子"功成身退"的天道。他晚年见政敌李逢春得势,反赠诗"芳林新叶催陈叶",比苏轼"自其变者观之"更显豁达。画面中静止的沉舟与流动的帆影,构成道家"静为躁君"的永恒辩证。
感悟:站在生命的中途,我们终将懂得:成全他人绽放,才是最高级的慈悲。如同黄山迎客松让出岩缝滋养新苗,如同老茶农剪去旧枝催发春芽。
刘禹锡的"病树",恰似庄子笔下那棵"不材之木",因舍身让位而得长生。当我们目送儿女远行,当旧疾让体力渐衰,请记住:凋零不是终点,而是生命能量的传递。就像他笔下"请君莫奏前朝曲"的决然——放下对青春永驻的执念,方能见天地万物生生不息。
图片
#04
今日听君歌一曲,暂凭杯酒长精神。
释义:结句看似酬唱客套,实藏大智慧。"长精神"三字力透纸背,与陶渊明"悠然见南山"异曲同工。刘禹锡晚年与白居易结"七老会",七十岁仍作"莫道桑榆晚",将宴饮之乐升华为生命能量的传递。杯中物不再是消愁工具,而是《周易》"鼓之舞之以尽神"的精神催化剂。
感悟:人生至境,在苦乐交汇处的从容举杯。当我们侍奉双亲最后一程,当旧友陆续化作星辰,不妨学刘白二人在扬州宴上的相视一笑。
这杯酒里盛着的,是柳宗元临终托付文稿的信任,是欧阳修"环滁皆山也"的豁然。真正的精神生长,不在逃避苦难而在直面沧桑。就像他在《秋声赋》里写的:"嗟乎!草木无情,有时飘零。人为动物,惟物之灵。"——既知身为过客,更要活成照亮人间的一盏清茶。
图片
结语::刘禹锡用八句诗完成对生命的四重叩问:见天地(巴山楚水)→见众生(闻笛怀旧)→ 见生死(沉舟病树)→ 见本心(杯酒长精神)千年后的秋夜,当您仰望明月时,请记得这位在贬所写下"洞庭秋月生湖心"的诗哲——他早已告诉我们:所有漂泊都是归途,一切让位皆为新生。
完
往期回顾
千年前最牛预言诗:一句“天下谁人不识君”,如何让两个落魄文人双双封神?唐代名家王维,仅40字既绘山水也抚慰心灵,启发人生唐代诗佛王维仅用28字,道尽千年离别之痛,现代人读完沉默了 关注我,品味诗词,感悟人生!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线上股票配资平台,网上股票配资平台,配资炒股新手入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