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5日,普京在接受俄媒采访时撂下狠话。 就在同一天,俄军向乌克兰发射了50多枚导弹和500架无人机,基辅的能源设施浓烟滚滚。 这场针锋相对的较量,让战斧导弹成了俄乌冲突中最危险的赌注。
美国副总统万斯在9月底公开表态,称正在考虑通过北约盟友向乌克兰提供“战斧”巡航导弹。 这种导弹射程超过2000公里,从乌克兰西部发射,能覆盖莫斯科、圣彼得堡甚至北极的军事基地。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联合国大会期间向特朗普当面请求武器支援,甚至放话“俄罗斯该在基辅找防空洞”。
但普京的警告不是空谈。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紧跟表态,美军若参与操作“战斧”,等同直接对俄开战。俄国防委员会主席卡尔塔波洛夫更直接,称协助发射的美军人员将成“合法打击目标”。 俄军已在边境部署S-400防空系统和“索普卡-2”反无人机雷达,宣称对亚音速巡航导弹拦截率超80%。
“战斧”导弹的威胁远非无人机可比。 它能在30米低空飞行,依靠地形匹配技术规避雷达,精度误差仅5米。 乌克兰若能使用它,可精准打击俄军指挥中心、核设施甚至克里姆林宫。 但俄方嗤之以鼻:“没有美军手把手教,乌军根本玩不转! ”
关键的是,美国内部也在犹豫。路透社披露,美军库存优先保障自身需求,实际交付可能性极低。替代方案可能是射程300公里的ATACMS导弹或150公里的GLSDB炸弹。欧洲盟友则分裂成两派:法国批准向乌移交“斯卡普”导弹技术,英国加速培训乌军操作“风暴阴影”;但德国拒绝提供“金牛座”,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直斥远程武器是“自杀行为”。
俄乌战场已进入“能源绞杀”新阶段。 乌军无人机近期连续击中奥尔斯克炼油厂、基里希石油化工厂,导致俄罗斯前线装甲部队燃油紧缺。 作为报复,俄军10月4日用“匕首”高超音速导弹空袭乌克兰天然气枢纽,导致全国供气能力下降15%。
历史证明,“战斧”并非无敌。 1999年科索沃战争,南联盟用老式SA-3导弹击落过战斧;2017年叙利亚战场,俄制“铠甲-S1”系统也曾拦截部分战斧。 但俄军专家警告,若战斧击中莫斯科,俄方可能重启中程核导弹生产线,直接威胁北约国家。
线上股票配资平台,网上股票配资平台,配资炒股新手入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